李莹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增强城乡气候韧性。为有效防范和化解气候风险,自2017年以来,我国启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几年来,试点城市不断增多,城市气候韧性显著增强。相较于城市,我国农村地区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还很薄弱,气候灾害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更为显著。
生产方面,很多地方仍然采取传统“靠天吃饭”的种植方式。气候变化引发的水旱灾害和病虫害已经成为农业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方面,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一些农村甚至缺乏必要的灌溉排水等设施。今年以来,面对严重干旱,山东、河南不少农村地区较浅的机井均已干涸,不少农民面临浇地、吃水难题。
此外,不少农村、农田处于地势相对低洼的蓄滞洪区范围内,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频发,蓄滞洪区的启用将更为频繁,蓄滞洪区内的农民将面临更大的影响。一旦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极端天气次生灾害,山区农民首当其冲。而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遭遇气候灾害后的恢复能力更弱。农村已经成为应对气候风险的薄弱环节,要尽快增强农村地区气候韧性,补齐农村气候风险应对短板。
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气候适应性。气候变化必然带来农作物种植界限和优势产区转移,要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和不同农作物的特性,科学调整种植品种和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新品种,系统地将与气候韧性相关的性状纳入育种规划。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之一。要完善农村地区灌溉、排水等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避免洪涝灾害带来的二次面源污染。增强农村电网、路桥等基础设施的抗灾害能力,减轻气候灾害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除后顾之忧。
今年6月,安徽省黄山市遭遇强降水天气,多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而宏村并未受到影响,这得益于古人尊重自然、师法自然、利用自然的排水布局。在修建水利设施时,要学习借鉴古人的做法,尊重水的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努力打造更多与水系水脉相依相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村落。
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挑战,要学会以退为进。对于洪泛区、蓄滞洪区的农村来说,要制定针对性的安全建设计划,对居住在蓄滞洪区的居民,可有计划地组织外迁。对于处于地址灾害频发区的农村,要积极有序加快推动当地人口搬迁。通过合理布局生态空间,恢复林地、湿地等面积,增强自然蓄水和排洪能力,筑起天然的安全屏障。